- 最新
- 随机
- 热门
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在于他的身份有多高,而在于他能够始终如一地待人谦逊,而那些自以为的尊贵,不值得尊重。其实你所谓的尊重,也只是尊重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吧?如果是的话,那抱歉,你这跟尊重完全搭不上边。
... 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当中,同事、同学或朋友圈儿里,总免不了有这样的人——不论什么时候都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甚至有点盛气凌人,讲话时喜欢高谈阔论,乍听之下似乎很在行,而相识久了,却发现他经常言过其实。后来,熟人就都会知道,这原来是个“自我膨胀”的家伙,对他的信任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
已经无数次有来访者说他很焦虑:
焦虑到凌晨三点还在修改第二天演讲的PPT,
焦虑到精心策划了两年的项目从没有实际过一步,
焦虑到他必须花费半年时间分析完所有品牌的所有价位的所有型号的手机,才满怀忐忑地买下性价比最高的那一部,然后马上又后悔……
总结起来,几乎所有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那就是——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在那个宁死也要捍卫的完美形象背后,总是藏着一颗惊魂不定、不堪一击的小心脏。尽管大多数抱怨自己焦虑的人看起来痛苦、自怜,甚至自恨,但我想说,其实你是太猖狂啊!因为你想一步登天,因为你认为自己就应该是个完美的神,然而戏剧性的是,如此地追求完美竟变成了一件最不完美的事。
...您自己或是周围会有这样一群人,在旁观者看来最受欢迎,温和,永远善于倾听,很少尖锐地质疑他人、很“听话”、甚至得罪了他们也不可怕,因为他们是“不怎么爱生气的”人,可是他们自己却找不到情绪的发泄点,时常感觉很憋闷。这样的性格可以称之为“顺从型人格”。以下为“顺从型人格”的介绍,希望帮助您更好的突破自我。
...你是否也常常这样:遇到了一个困难的任务,心里咯噔一声,想“我肯定做不到”,结果最后在真正失败的时候,再告诉自己“没关系,我本来就做不到”。如果你感觉这段描述很像你,那可要注意了,“越相信什么,越发生什么”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存在的。
在心理学中,这种人的自我暗示、先入为主的判断对事件结果产生影响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效应”,也被称作“自我应验预言”。我们有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最初设下的预言成真,就像给自己下了魔咒一样。
...心理学家曾猜想,影响我们性格的可能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朋友和基因。不过这些因素还不能解答所有疑问。现在心理学家注意到了我们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康乔说,“是我们一生的伙伴。”虽然科学家曾经研究过多子女的家庭,但大多仅限于出生次序对孩子的影响———大孩子是奋斗者,小孩子是叛逆者,夹在中间的孩子是彷徨者。不过情况有了改变。科学家正开始研究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关系。
...01讨好型人格的五大特征你有吗?
讨好型人格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无论是有成就的人士还是没有成就的人士,都会有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无法完全接纳真实的自己,影响我们人格自我独立,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具有什么特征呢?
1.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
愿你,真真切切感到自己的存在,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很多人都知道季羡林先生。提到他,身上的头衔很多,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会八个国家语言,尤其精通吐火罗文,全世界会这个语言的只有几个人。
...过去的一个新闻,还挺触动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不堪导师压迫致死。导师王攀对学生占有欲极强,曾要求学生喊其爸爸,送饭到其家里。在精神与肉体折磨下,陶崇园跳楼身亡。导师的心理变态、道德沦丧程度令人发指,为万夫所指,为人类所不耻。但我是个心理工作者。我想谈谈另外一个角度:如果遇到变态不可避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被伤害。而要避免,我们就要去问:我们的这部分责任是什么?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才能避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