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不公平!”“多么卑劣啊!”“我们应该得到更多!”类似的话语代表了由于觉察到不公正而产生的冲突。但什么才是“公正”呢?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将公正理解为公平,或者说人们的付出与获得之间要成比例。如果你和我之间有某种关系(例如雇主与雇员、老师与学生、丈夫与妻子等),当我们的付出和收获满足下面的等式时,我们感受到彼此之间就是公平的:
我的所得 你的所得
———————— = ————————
我的付出 你的付出
如果你的贡献比我要大,而获得的收益却没有我多,你就会感到不满和恼火;而我可能觉得冒犯了你并感到内疚,不过你可能比我对不公平更加敏感。人们通常不会主动要求对自己或自己所在团体给予优待,但是让他们接受更多的好处时,他们绝对会是欣然同意并心安理得的接受的。人们不会要求超出平均水平的奖金,但是如果有人做出有利于他的决定的话,他会很容易证明这是正当的。
我们也许会同意用公平原则来定义公正,但对我们的社会关系是否公平却往往不能达成一致。对于一家公司中的两个员工来说,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投入呢?年纪较大的一个可能会希望按照资历来安排工资水平,而年纪较轻的则会希望按照产出评价绩效。当出现这样的分歧时,谁的意见会胜出呢?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人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是别人相信,他们获得的就是他们应得的。这一现象被称为“黄金定律”:总是由拥有黄金的人来制定规则。
占了便宜的小组会有一种集体负罪感,就如同个人在获得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时会有负疚感一样。为了公平,这种集体负罪感会引发道歉或者是提供补偿。然而,这些自利者也可以通过贬低他人的付出来缓解自己的罪恶感。
那么那些利益受损害者是如何回应的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存在三种可能性。他们可能接受并认同自己较低的地位(“我们穷,但是我们很快乐”)。他们可能会寻求补偿,例如骚扰、为难或者欺骗那些侵害他们的人。如果上述两种可能都没有实现,他们可能会尝试通过报复来获得心理平衡。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当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有较高的能力和价值时(他们对自己的投入评价越高),他们就会越容易感到怀才不遇。对社会强烈不满者大都是是受过教育、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比实际所得更多的那些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