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索:从“孙卓现象”思考“被拐卖”对个体的心理影响
最近一直在关注“孙卓回家”的被拐卖事件动态,为什么这件事如此被关注,我想除了这是电影“亲爱的”原型外,最主要的还是这牵扯到每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基础——亲子之情。可能最近关注太多了,突然半夜醒来,又想到这个案例,就想从心理角度写点什么。
首先从“依恋理论”角度思考,会想到的是“分离创伤”问题。从媒体报道资料看孙卓的童年早期至少经历两次重大分离。一次是从早期照顾者爷爷、奶奶身边被带去深圳;一次是从爸妈身边被人贩子拐骗去山东。
先看被爸妈带去深圳这件事。不知道爸妈在把他从武汉老家带到深圳时孙卓多大?之前是否还经历过分离(频繁更换照料者)?多大由爷奶照料?爸妈是否在孙卓出生后以及到深圳之前这段时间都始终在孩子身边?如果爸妈一直在,但平时由爷爷奶奶主要照顾,那么爷爷奶奶是第一依恋对象,爸妈是第二依恋对象,这种情况下,爸妈把孩子带去深圳对孩子伤害较小。但如果爸妈之前也不太见面,还没有与孩子建立起依恋关系,就把他从爷奶身边硬生生带到陌生环境,可能就构成一次分离创伤。
不知道这些变化是否与孙卓被找到后,对被拐卖一事毫无记忆有关,毕竟当时他已经四岁了,一般来说会有些印象的。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次重大心理创伤。因为当时孙卓3、4岁,已经对父母有了基本认知和记忆,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客体恒定性”。客体恒定性一般在2-3岁发展完成,所以幼儿园入学年龄也是在3岁开始。如果这个年纪的儿童心理正常发展,一般都发展出了客体恒定性,即使主要照顾者不在身边,内心也能保持住他们的形象,不会认为“看不见”就等于“消失”了,所以他们可以较为安心等到幼儿园放学后爸妈来接。
3、4岁的他被带走的过程,跟着一个陌生人被迫离开父母,坐火车或其他车经历几天长途旅程(这期间没有父母,只有这个陌生叔叔),对一个孩子来说会内心不安,恐惧,会因为离开父母而哭闹。经历几天的路程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又会如何认知?短短几天分离,他不会马上忘记父母,那他是如何在认知和情感上处理这种变化的?还是选择“防御性遗忘”了。
总之,早期的这些动荡和混乱是会存在的,一个孩子除了恐惧也无法搞清楚,为了减少痛苦,他可能很快“遗忘”父母形象,接受新环境。但这种“遗忘”只是适应策略,是缓解分离恐惧的方式。早期分离引发的动荡和恐惧是会留在潜意识记忆中,形成一次重大心理创伤的,它会使个体对生活缺乏基本的掌控感、安全感。
另外,再从“身份认同”角度来看,想到“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发展阶段。18岁,正处于青春晚期,初步探索或形成自我同一性阶段。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18年形成的一个初步自我身份突然受到冲击,形成一种错乱感(生命起源和发展中重大信息的错乱)。
我想,这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形成的基本起源会造成巨大身份扰乱,造成混乱感。本来“清晰”的身份来历要“重写”,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如何感知自己的身份,失去确立感。他需要花很长时间重新探索了解自己的身份来源,自己真实而完整的历史,重新整合自己的身份故事。无论最后如何,这种支离破碎的感觉都是令人迷茫混乱的。他会产生对世界的不确信感、不真实感,重大的失控感。这就像经历了大地震的幸存者无法再相信这个大地的安全性一样。孙卓也会受此冲击,短暂或长期失去对生活的基本控制感,令他感觉不稳定、不真实,并随时可能发生颠覆性事件。
所以,光这部分就面临至少两个心理议题:1.我是谁?身份认同出现混乱,他将需要花很长时间重新整理,认识自我,形成一个清晰的自我叙述。2.对生活的基本把控感受到严重冲击。他由于对生活是不能把控的,从而可能产生弥散的焦虑感。
最后,可能还要思考“收养家庭养育”和“亲生父母养育”对心理的影响。在我的工作中会有一种感觉,被收养孩子与养父母之间常常有一种隐隐的情感隔阂或者说 “缝隙感”。人际情感的亲密度方面会存在一些问题,一般体现在被收养孩子长大为人父母后,和自己孩子之间难以亲密,如缺乏肢体接触。
大部分亲生父母(排除自身早期依恋有问题的父母)会对孩子有身体接触的热情与冲动,想要亲亲、抱抱孩子,非常享受这种身体亲近。而多数养父母对收养孩子更多停留在理性的责任、义务,身体亲近普遍少于亲生父母。这种情感上的疏离感会在被收养者的人际亲密度以及自己孩子的亲密感上有所体现。
再者,“拐卖”本身的心理学意义?自己被作为商品进行买卖,被工具化、物化,这对孩子也是有一定伤害的。他们会有被贬低的羞耻感,被去人性化,被物化的感觉。
总之,被拐卖或被送养的孩子内心承受着诸多压力,就像那句话:童年的创伤需要花一生时间去治愈。在这里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你是被拐卖或被收养孩子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请给这些经受过分离创伤的孩子或成人更多尊重与呵护,给予他们安全的空间,不要再去制造额外压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