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金钥匙——共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正常与人聊着天,忽然对方就情绪大变,但感觉自己又没说什么奇怪的话,对方却勃然大怒或者情绪反应较大……
有时原因在对方,但更多是由于我们没有察觉到那些不明显的信号,没注意到对方状态的悄然改变并及时调整措辞,讲了一些对对方来说意义不同的话,以至于对方反应非常大。
这时可能有人就问“我又不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他(她)在想什么?”。这么说没错,我们的确不能毫无线索的猜到对方在想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观察采集到的信息,理解他人情感、想法,推测其情绪和心理状态,并根据这些推论决定我们在接下来的情境中怎样做是最合适的,这种对他人情绪、想法的体验和理解的能力就是共情能力。
当遇到某件事,如果可以思考对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反应,而不是想我会不会做出这个反应,这个反应是否合理,也不一味给对方讲道理,这就是共情的一个体现。想必大家也体会过找人倾诉,对方却给我们讲道理的痛苦。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种能力,那在社交情境中我们就可以更加的游刃有余,提前做出判断与选择。试问,有谁会不喜欢能理解自己想法甚至能体会到自己情感的人呢?
所以我们如何去拿到这把“金钥匙”呢?
这柄钥匙有正反两面,正面叫做“认知取向的共情”,反面叫做“情感取向的共情”——共情的两个结构取向。那我们拿到钥匙就也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从情绪取向上来说,理解体会首先要识别与包容,例如常见的喜、怒、哀、乐、惧、惊。虽然大家都觉得对这些很熟悉,可如果要求你回想在看到这些表情时人们的五官神情都有怎样的特点,一时之间或许很难讲清楚。
例如,人在愤怒时,眉毛会往中间紧锁,下颌会咬紧,嘴唇有时微撅,肌肉紧张,手部僵硬,心跳变快导致颜面变红;再比如悲伤时,眉毛会水平倾斜,由眉弓肌肉与两眉毛之间的肌肉活动形成,双唇向下撇。
判断他人情绪状态时,大脑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分析。我们也可多关注他人平日的状态,因为大脑在分析时此前的他人特征会与现在对照,如果他人神态出现变化,也可更好的比照。
再有就是可以多参加一些培养共情能力的工作坊或者团体辅导活动,这些活动一是给我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二是提供了专业的知识,三是可以为我们提供练习的机会。
认知取向则更加理性一些,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情境讨论。这两者的核心其实都是引导我们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如何思考感受。心理咨询中常用的空椅技术就是角色扮演的一种。
共情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多加体会练习;也希望大家在面对人际关系时,文中介绍的方法可以有所帮助!
参考材料:
[1]Kalifa,E.,Rafaeli,E.,&Ickes,W.(2017). Empathic accuracy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31(6),742-752.
[2]王赛东. 初中生共情能力的培养[D].浙江师范大学,2012.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