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享受孤独,但不能一直孤独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做的关于感觉剥夺的实验,实验的内容大概是以每天20美元的价格雇佣到了几个学生,每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其余的时间都需要躺在床上,他们需要戴着半透明的护目镜以减少视觉的刺激,戴上手套以减少触觉的刺激,他们所处的房间是隔音的减少了听觉的刺激,另外为了进一步减少触觉的刺激,他们的枕头被换成了气泡胶枕,这样就达到了实验者希望的极端孤独的状态。
那么这项实验最后到底是什么结果呢?
很遗憾,实验没有进行下去,在一个近似所有感觉都被剥夺的封闭的空间里面,这些被试的学生待了不到48小时就陆续开始有各种不适产生,有的人会出现幻觉,比如看见大的老鼠和奇怪的图形;有的人会开始自言自语,还有人开始吹口哨和做出各种奇怪的行为。(当然后来这个实验也被指责违背了伦理原则)
所以也就是说,我们人不能一直处在孤独的环境,长时间的孤独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伤害,具体的伤害可能是:
1)对外界刺激变得非常敏感;
2)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幻想;
3)反应变得迟钝等。
这也和最近网上很多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相似,很多的年轻人在网络发达的现在,更喜欢宅在家里,不出去交朋友,大家似乎跟喜欢自己和手机等电子产品呆在一起,有的人可以一整天不吃不喝玩游戏,有的人可以一周或者更久不出家门,有的人可以只在网上和自己的朋友说话从来不见面……网络的发达确实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缺少了太多的人际关系,大家基本能在线上解决就绝对不会放到线下,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不用了。会对人情世故感到烦恼,会因为人际关系中的你来我往觉得麻烦。所以就有一个专属的名词来代表这一部分人:社恐。
大多数不愿意去社交的人可能是因为担心浪费时间、担心破坏自己的人设、担心会麻烦到别人等等。可是人本身就是群居动物是需要社交的,那怎么才能缓解现状呢?
一、学会拒绝无效社交
首先要明白的是,那些浪费时间还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价值的社交就是无效社交。比如我们在网络上遇见的陌生网友,可能一开始你们会聊的很火热,但是后面你会发现你们聊的东西会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没有话可以说然后沦落为躺在列表里的陌生人,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的过程中要找到和自己同频的人,遇见同频的人可以让你的聊天过程非常的愉快,你们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会产生有高度的交流,相似的三观和思想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真正的带给你们双方社交的价值。
二、学会表达自己
在社交中最重要的是会表达自己,有时候我们词不达意,会闹出很多的乌龙,这也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社交的原因之一,其实相比于我们的父辈们,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比较依赖人际关系,但是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的环境其实不太依赖于人际关系,很多的独生子女也没办法学习如何社交,见到陌生人不知道开口聊什么,但其实在社交中能表达的东西挺多的,同时学会表达自己也会提升自己的自信。
三、主动跳出舒适圈
很多人会说自己在自己的舒适圈呆着挺舒服的不想出来,觉得自己拥有三五个好友就行了,但是自己有时候也会觉得孤单,那这种时候就需要自己去主动跳出舒适圈,多去学习和了解你不曾涉及过的领域,拓展你的认知,这样社交就会变得不那么难。
当然,不排除有人天生不喜欢。但是不去社交也不现实,所以,还是强大自己,提高自己,与有素质的人社交。我们可以享受孤独,但不可以一直孤独下去!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