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郁闷情绪浅析
青少年的郁闷情绪浅析
一、青少年郁闷情绪的具体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青少年郁闷心理主要可以分为抑郁和焦虑两种负面情绪。抑郁是青少年中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它是由于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复合性的消极情绪。情绪抑郁的人思维迟缓,郁郁寡欢, 闷闷不乐, 兴趣丧失, 缺乏活力, 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不愿参加社交活动, 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 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 常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抑郁只是偶尔的、暂时的, 且以轻度表现为主; 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 就会导致抑郁症, 产生神经衰弱, 并伴随有性格孤僻、内向、不爱谈吐与交往等特点。而当人面临不安或危险的情绪时所产生的反应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性情绪。焦虑可分为特质性焦虑和情境性焦虑。情境性焦虑也叫反应性焦虑, 它是一种暂时波动的情绪状态。产生情境性焦虑时, 个体常会体验到紧张不安、惶恐害怕、心神不定、思维混乱,它由可以知觉到的外在危机引起, 具有客观性和情境性, 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一种负性情绪。
二、青少年郁闷情绪的成因
青少年郁闷情绪产生的外因主要是青少年在学习、生活、感情、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 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而产生挫败感, 进而发展为抑郁的情绪体验。但内因—— —个体性格特点是郁闷产生的决定因素。例如, 失恋或学习上的失败是大多数城市青少年都可能遇到的情况,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此而产生郁闷的情绪。一般来说,性格外向、乐观的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 更容易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而那些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不爱交际、感情脆弱、自尊心强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郁闷的情绪。
青少年当中出现的焦虑一般都为情境性焦虑。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考试焦虑。青少年每个人都要面临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考试焦虑是青少年中较常见的、较特殊的焦虑情绪表现。这是一种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好成绩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一般在考试数天前就表现出来, 随着考试的临近而日益严重。考试焦虑者表现为认识的焦点和注意力集中于自己身上, 思维总是指向考试失败的方面,缺少自信, 在考试的环境中感到极度不适, 出现考试失利现象。较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而且有损身心健康。城市青少年应在平时努力学习的基础上, 树立积极的应试态度, 放松紧张的心情, 缓解心理压力, 减少焦虑情绪, 以正常的心态参加考试。
2. 生理焦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有的青少年却过分看重外表, 不能对自己的生理条件进行理性的认识, 担心自己的形象不够理想, 认为自己不够漂亮, 不够帅气, 体态过胖或矮小,进而引起焦虑。此外, 那些过分关注自己健康状况的学生, 也会因为偶尔的身体不适而怀疑自己身体有恙, 整日疑神疑鬼,焦虑不安。
3. 适应焦虑。适应焦虑是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的焦虑。这是城市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情况。青少年处于人生变化比较快的阶段, 升学、求职、晋升等比较大的人生转折, 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强烈冲击,应对不当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容易造成对新环境难以很快适应, 因而引发各种焦虑反应。比如, 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就会由于担心能否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产生此种焦虑。
三、青少年郁闷情绪的应对策略
郁闷情绪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发生, 是一种在适度压力下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待事过境迁或随着时间的延长便会自动消失。因此,不能认为是“病” , 相反, 适度的压力会变成动力,这会促使你设法去对付不良的处境, 度过难关, 从而对学习和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 对于较长时间感觉郁闷的青少年, 就要引起重视和采取一定的
1. 改变消极观念, 培养积极心态。走出郁闷的第一步, 是转变自己的观念。生活是不完美的, 总是有很多的缺陷和不如意。拥有体验美好的心, 就能够学会接受、拥抱生活中的不完美, 就会发现尽管生活总是阳光和黑暗并存, 生活依然可以如此精彩。在此基础上, 学会调控期望值。俗话说: “知足常乐。 ”对人、对事不要过分苛求, 期望值不要太高。在现实生活中, 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所抱期望值过高,势必在需求难以满足时产生不好的情绪、情感反应,因此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学会知足。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 不要总为没有得到的东西而烦恼, 相反,要经常想到自己是幸福而充足的, 相信凭借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奋斗精神, 这些没能得到的东西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这样便能增强自信心, 驱除自卑感, 保持心情舒畅。主动调整认识, 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看待发生的事件, 纠正认识上的偏差, 就可以减弱或消除不良情绪、情感。
2. 积极有效的行为宣泄和放松。宣泄是心理能量的急剧释放, 是调节心理平衡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一个人的心理能量过度积累, 情绪合理宣泄就非常必要。通常, 抑郁、愤怒或其它强烈情绪得到宣泄以后, 血压和心跳次数迅速恢复到原有水平, 心理便可重新获得平衡。因此, 青少年要学会合理宣泄。可以参考下面一些做法:
学会倾诉。倾诉法是最直接, 效果也最明显的宣泄方法。当情绪比较糟糕的时候, 找个知心的朋友、家人或者心理咨询师, 将自己的苦闷、抱怨和导致不良情绪的事件都倾诉出来, 朋友的耐心倾听、理解、安慰以及感情的支持对于正常情绪的恢复都是一剂良药。当然, 倾诉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除了上面所讲的面对面的倾诉之外, 电话、书信、日记、上网也是很好的倾诉形式。
3.行为宣泄。青少年在产生不良情绪时, 也可以采用行为宣泄的方法来缓解情绪压力, 如运动、跳餐, 坚持运动,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生物钟,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青少年的不良体验。
4. 音乐疗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 是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 曲调和节奏不同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 音乐能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和神经传入人体中, 和肌体的某些组织结构发生共鸣, 激发人体的能量; 音乐还能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 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的作用, 调节情绪和情感的作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情感状况, 选择适合的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例如当你心情郁闷时, 可以选择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音乐, 具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当你情绪波动时, 可以选择节奏舒缓、旋律轻逸的音乐, 具有镇静、安慰的作用。
5. 学会转移注意力。及时地转移注意力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发生情绪反应时, 大脑皮层上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中心。这时如果另找一些新颖的刺激, 引起新的兴奋中心, 便可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因此, 当某种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 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转移问题或做点别的事情, 来分散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转移注意力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例如, 当心情烦闷的时候做些使自己感兴趣的事, 如外出散步、看看电影、读读书、打打球等; 当出现紧张的情绪时, 可以深呼吸, 想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 当出现考前焦虑时, 可以找朋友聊聊天等。总之, 这些方法如果运用得当, 都能起到转移注意力, 稳定情绪的作用。另外, 当出现不良心态时, 也可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例如把时间表尽可能排得满一些、紧凑些, 鼓励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不仅可以在繁忙中逐渐忘却烦恼,而且可以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总之, 情绪、情感的调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位青少年可结合自身的实际, 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 如果情绪、情感的问题较为严重, 自己力所不及, 就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医疗机构的帮助。每个城市青少年都成为阳光的青少年而不是郁闷的青少年, 我们的生活才更有希望, 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整理编写:清湘楚竹
- 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2012-2-7 17:21:52)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