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孩子的需要,清源心理为你解惑
一天,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放学回来,对我说:“妈妈,我给你留了一件礼物。”我问:“是什么礼物呀?”“是一块糖果。”我听了挺高兴,忙感谢女儿。谁知女儿接着说道:“妈妈,这是老师发给我们的。一共发了两块糖果,一块大的,一块小的。我本来都想留给你,可我看着那块大糖果特别想吃。我忍了一下,又忍了一下,最后还是没忍住。现在就剩下那块小的了。”
虽然没忍住,但不管怎样,不还是有块小的吗?我摸摸女儿的小脸,回应道:“没关系,只要女儿想着妈妈就挺好。谢谢你的礼物!”
女儿看我没说什么批评的话,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接下来的话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妈妈,那块小糖果我不爱吃,因为我觉得它可能太硬了,我怕吃了会把牙硌疼!”
其实,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女儿会说:“妈妈,这块点心我吃不了了,留给你吃吧。”
我有些奇怪,其实从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教她分享的道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什么事都先想着妈妈,我总是很羡慕。可女儿却总是把自己照顾得挺好之后再想到我,这让我多多少少有点伤心。
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
心理专家:我们都曾被父母告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把这样的故事告诉过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听这样的故事和把这样的故事告诉孩子的时候,骨子里并不真的那么情愿,只是觉得应该如此,而不是真心如此。东方的文化追求一种“大我”的概念,不那么强调自我。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事先想一想这样做应该不应该,不鼓励仅仅考虑自己的意愿、兴趣,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通常认为自己想怎么做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别人期待我们怎么做。
其实按照这位母亲的担忧,我们会陷入一种难堪的情景。因为母亲绝不会真想吃孩子喜爱的糖果,只是希望听到孩子符合道德但违背意愿的声音,这其实是虚伪的声音。我们通常鼓励孩子说一些虚假甜蜜的话来取悦自己,最后获得一个机会对孩子说:“宝贝,妈妈不吃你的,妈妈只是想知道你有这样的心意。”孩子得到的感觉是不管自己是否情愿,这样的话一定要表达。更为悖论的情况是,我们教育孩子要把自己的东西无私的分给别人的同时,又告诫孩子绝不能向别人要,或者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
我们的某些文化教育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不能用善恶来判断的。首先要帮助孩子珍视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而不是教育孩子别人比自己宝贵,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更重要。一个不珍爱自己的人绝不会去珍爱别人,一个不认为自己重要的人也不会认为其他的生命很重要。我们对孩子的许多教育完全建立在大人假设的世界观里,以为我们用无私的心(实际上我们自己也从来没有真正无私过)来塑造孩子,孩子就会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其实,很多说法看起来很美,真正这样做的话,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这个社会。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天给自己定下任务要收集多少旧电池,以此来帮助环境免受旧电池的污染。她的成绩斐然,被学校、社会多次当作典范。慢慢地,她欲罢不能,给自己定的任务越来越重,结果学习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内心也很焦虑,最后连吃饭和睡觉都出问题了。她的父母也受到此事的影响,知道这样干下去孩子身心会崩溃,但却不知道怎么来说服她回到一个五年级孩子应该有的自然状态。如果是家长,可以对这个孩子说:“如果我们有能力,我们要承担大一点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更多的爱心,为此我们感觉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小,那么我们就承担小一点的责任,为此我们也很愉悦。如果我们能力很差,坦然地接受社会与他人的关心照顾,我们也可以是幸福和愉悦的。只有这样,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的文化也告诉我们,“能者安邦兴国,无能者独善其身”,两者对于这个社会都是同等重要的。
帮助别人首先要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们都鼓励孩子去爱别人,在没有完成对自己的关爱时,对别人的爱就是无源之水。假想我们内心有一只盛满爱的杯子,给别人的爱是杯子中自然溢出的水,那是真爱,是真正的对他人的关怀与帮助。如果自己不珍爱自己,杯子里盛的爱就会很少,在自己对爱与被关注还很饥渴的状态下,倒空自己的杯子去爱他人,这是假爱,是需要回馈的爱,是一种希望获取更多爱的虚伪的爱。一个不顾自己的利益,把自己整得惨兮兮的人,其实是社会的负担,因为任何理想的社会都期待每个人能得到必要的舒适与满足。
对这个母亲来说,你对孩子的担忧是你内心存在对文化观念的一种困扰,这个困扰不是孩子的,是你自己的。你能做的就是充满好奇心去等待,孩子爱母亲的心是真诚的,不能容纳虚伪,你也不能鼓励孩子去虚伪!
以上是清源为您带来的有关尊重孩子需要的介绍,如果您还有家庭、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困惑,可以联系清源心理,将有多位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为您提供帮助。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