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为何我的人生止步不前?如何破?
功能测试
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问答|为何我的人生止步不前?如何破?

发布-济南心理咨询 | 查看- | 发表时间-2016/7/28
文章页顶部广告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D_MIDDLE_01.ASP
文 | 冯丹彤
导语:感情世界里最没用的四种东西:分手后的悔恨,不爱后的关怀,高高在上的自尊心,低智商的善良 。而人类往往依据自尊心看这个世界。自我评价高的人和自我评价低的人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高自尊的人生会追求高质量的婚姻与爱情,那么低自尊的人生则会让自己卑微在尘埃里,永远地看不到自己!那么最重要的是什么让TA如此低自尊的生活呢 ?

网友提问
关键词:别人对自己不好,都是上天的惩罚
我觉得自己遇到困难是上天对我做过不好的事情的惩罚,很容易害怕怎么办?
我从小父母就离异,爸爸从来对我不管不顾。妈妈为了我也不去改嫁。有时候我就觉得是自己的出生导致父母离婚,也是由于我的存在才让妈妈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跟同学交往过程中,别人总是欺负我,我都觉得他们是看得起我才那样对我。然后就一直隐忍,从来不敢大声地诉说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总是人云亦云。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哪个同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都会尽力做好他们交代我的事情。可是当我有困难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出非常冷漠的样子,然后我心里就非常怨恨,可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包括我的老公还有婆婆,因为第一胎我生的是女儿,婆婆非常生气,老公对我爱理不理,还没过满月,婆婆就让我下地做饭洗碗干家务,老公却没有任何的表示。
我在想是不是我内心一直对他们有怨恨,所以上天惩罚我,让我遭受一切苦难?可是我那么尽心尽力为这个家,为什么他们还这样对我?我真的很害怕,怕这样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尽头?

咨询师冯丹彤答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内心和外界刺激的调节与接受,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的根本信念。抽象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感,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是非、对错、优劣、善恶的态度。这些态度无形之中,会左右着我们如何去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的行为。而这些根本态度、信念的形成,从小的方面看,与家庭氛围、个人阅历有密切关系,从大的方面看,文化的背景又会强化某些方面的特质。
具体来谈,从你的困扰中,你内心对于好与坏、道德与罪恶有一套框架,它支配了你如何面对和理解自己内心的欲望、协调与外界的关系。而这种信念,大多时候是潜意识的,会成为你潜在的信念,在你遇到困境与顺境,寻求一种说得通、道得明的解释时,无形中渗透出它的色彩。使得你或欢喜、或沮丧地,逐渐恢复内心的平静,却也强化了无意识的信念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会出现的结果的“必然”联结。
这些内心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同你已经体验到的,是你对内心的渴望捣乱、破坏,有很害怕的感觉,过度的压抑与谴责自己。这种感受迫使你使用了“反向形成”的防御方式来应对,即对内心渴望的某一种感觉和情绪比较惧怕、觉得是不应该的、不被接受的,反向地表达为与之相反的行为、以及过度掩饰的情绪。
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比如,反感某一个亲戚,但是逢年过节必须见面时,又过度的客气、说过于恭维、礼貌的夸奖的话,以此远离内心的厌恶和反感。因为在这个场合里,这种情绪是伤害性的。
但是,这些处理内心情感的信念,在特定情境下是可以帮助你的, 你的内疚与自责,这些反应会强化你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与维持较高的道德要求。也在帮助大家,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外界环境、有精神关怀的人文环境。这是既有利于你培养积极健康的自尊、赢得大家的认可,也是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得以实现的基础。
反之,秉承”我行我素“、”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人,过度缺乏内疚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道德意识就走向了反社会人格的方向,缺乏自我约束、行为上不负责任,缺乏深刻的人际情感、极度自私而冷血。而你提到的安宁,是用很多“利他”与”仪式化”的方式,甚至轻微地让自己不舒服,来平衡内心的内疚感,以此缓和内心的冲突。这种方式,只要不严重影响到你的自尊、你的人际关系,就不成为太大的问题。
但是“困难的出现”,在你的体验中,象征了一种惩罚,阻碍了你实现目标、达到舒适的感觉。这种封闭的信念,其负面的影响,在于让你感觉自己是个罪人,自己不应该做之前的事情,承担了较大的情绪压力、容易抑郁。但是好的地方是,只要我规规矩矩、老实做人,困难就会消除了,仿佛我们能得到的好运、福报,命运仿佛取决于我之前做过的事情,尽在自我的“掌握”之中。这是我们民族中朴素的善有善报、因果循环的影响。
可是从理性的角度看,很多你眼前遇到的事情,有外在条件的诸多限制,内心虔诚与否、心态积极与否只是一部分,你以“过度担忧”的方式来反向地表达了:“渴望它都是内心的原因”,仿佛在说,只要我内心无愧了、为人坦荡了,就应该水到渠成。而回避了现实中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为面对这种限制的无能感、无奈感。

怎么办呢?
要想解决对于所遇困难的恐惧。
首先要反思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诸多信念。我们五岁时眼中的世界和二十岁时眼中的世界,其实不是一个世界,不是物质、外界环境变了,而是认知的发展、情感的体验发生了改变。而我们的很多道德观念、对待是非对错、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往往会停滞在某个阶段。好比,3岁的孩子自我为中心是正常的、可被接受的,因为他没有站在别人立场思考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20、30岁的人中,依然有较重自我中心的心态、信念,那是之前的信念还在支配着自己,显得不合时宜,带来适应上的困难。
其次对自己的攻击性、不守规则的这部分有所觉察和接纳。在合适的条件下,在相对接纳的范围下宣泄与表达。人是高级动物,但是不代表已经彻底脱离了兽性。人内心渴望混乱、无序的愿意并不比维持秩序差。而文化、规则的存在,只是让我们维持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解决部分的争议。但是比如在自己家里可以凌乱一下,在自己亲密的朋友、亲属面前可以小任性、自我放纵一下,也算是一种平衡。把自己管的太紧、压抑得太多的人,往往会制造更多的心理冲突,或外化为人际之间的冲突。而接纳人性、接纳人性的脆弱,是给人方便、与己方便。
最后,正视人力所为的局限性。人定胜天,这是人的一部分夸大自恋。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尽人事而听天命,是更健康的心态。上文提到,对自己的自责、监控、乃至怨恨之中,在表面上的严苛要求之下,渗透了一份强大的幻想,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应该万事亨通。如果内心有这样的信念,这个人会不断地与现实的交流中受挫、抑郁,因为大自然自有它的规律,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济南清源心理咨询工作室专业从事济南心理咨询,山东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济南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山东企业员工心理辅导,打造济南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电话:0531-86051919
或许你还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文章
文章页自定义模板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RTICLE_SELF_MOUDLE.ASP
我的收藏
疏通标签
最近评论
访客留言
Copyright 2011 济南心理咨询. Some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积安堂蜂蜜